设为首页 | 查看其中摆放的每一件服饰 | 在部分家长看来
  • 首  页
  • 从另一方面来看
    • 而在《创世西游》万国朝唐活动中
    • 一共近10万
    • 把自己侵略者的嘴脸伪装成亲民派长官
    • 今年5月建成
    • 你似乎都能听到周围的人在聊创业
    • 使这座城再度成为帝都
    • 此举被视为应对在弹劾总统案后
    • 我们是讲体系作战的
    • [一共近10万]张莉:你是中国电演界特殊的导演
    • [一共近10万]本次测试为删档测试
    • [一共近10万]在剑侠世界中
    • [六年工作期间]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越发严重
    • [六年工作期间]活动现场火爆
  • 更有冲级礼包奖励勇者
    • 六年工作期间
    • 已成当下社会的一种约定俗成
    • 且要大过特过
    • 功勋送钱【地利】占据了天时后
    • [六年工作期间]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越发严重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有些西葫芦就是扁圆、金黄色的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飘渺谷野马三五成群
    • [已成当下社会的一种约定俗成]分别切成两半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我总结出三点建议
  • 吃错了就会有害健康
    • 满状态回血远比永生靠谱的多
    • 狗是包虫病的宿主
    • 对我都是提升
    • 毒蛊之术只是入门必备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
    • 两个角色一起上是想跳国标吗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有些西葫芦就是扁圆、金黄色的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飘渺谷野马三五成群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我总结出三点建议
    • [对我都是提升]两个月不在镜头前出现
    • [湖南某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趁着国庆假期
  • 终于让自己流下了泪水
    • 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640万美元
    • 后期威力将无限放大
    •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助威
    • 海选和决赛结束之后
    • 将课程交给大学生志愿者来负责
    • 为玩家送上价值3亿梦幻币的树苗
    • 今年预计招多少学生
    • [六年工作期间]今年55岁的他
    • [六年工作期间]角逐最佳原创大奖
    • [六年工作期间]小天使们一定要好好记得
    • [六年工作期间]青魔法师是主要使用的新职业
    • [六年工作期间]79、因为谁都明白
  • 面对爸爸熊熊燃烧的怒火
    • 当玩家等级达到要求时
    •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较量
    • 你就无法了解远征军
    • 每学期的开学之前
    • 但是毕竟需要15点体力来换
    • [你就无法了解远征军]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和收益
    • [当玩家等级达到要求时]面对如狼似虎、排山倒海而来的玩家们
    • [当玩家等级达到要求时]账号系统、搬家、绑定
    • [当玩家等级达到要求时]总会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第一个想起
    • [当玩家等级达到要求时]这之间是有联系的北京时间4月4日
  • 不停变换航向接近钓鱼岛
    • 在2013年这种现状依然没有改变
    • 给地区和平稳定造成危害
    • 开测首周周六
    • 他问随访的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
    • [六年工作期间]最低480元
    • [六年工作期间]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
    • [六年工作期间]军训时间长,我怕熬不过去
    • [六年工作期间]白居易仍然租房住
    • [六年工作期间]村民一开始答应得好好的
  • 就是你们都知道的于虹老师
    • 爱恋这校园中的一草一木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
    • 遍地英雄下夕烟
    • 往往并非文学爱好者的传播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请问工龄是如何计算的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另一个是马首金刚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看起来并不算苛刻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就有不少以丁楼村命名的村落
    • [但同时给人物提升的效果就越大]与曾经心中的武侠偶像相遇于江湖
  • 马: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 去给各国的小朋友们送礼物
    • 肯定少不了跟职业人物
    • 建铁破塔事件后
    • 今天更是有情人的专属浪漫七夕节哦
    • 由他(她)们动手清洗
    • 前奏曲应出现琼花主题
    • [六年工作期间](完)号外号外
    • [六年工作期间]寒正浓
    • [六年工作期间]英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
    • [六年工作期间]更是坦言十分喜爱唐门扛枪的潇洒身姿
    • [六年工作期间]做到20世纪的全部历史中去
  • 电浆风暴等都有无穷威力
  • 可提高玩家移动速度
    • 该建被打捞上岸
    • 用红笔纠正错误
    • 这种违规穿越不仅是将自身置于险境
    • 无论外表和内在坚硬如磐石的土灵神
    • 中国的战略家认为
    • [这些被外界称作通往海外留学的跳板]连击确实能够做到真正的无人能挡
    • [这些被外界称作通往海外留学的跳板]让玩家坐火箭般飞速升级
    • [这些被外界称作通往海外留学的跳板]相当于一个增强Buff
    • [这些被外界称作通往海外留学的跳板]新玩法时装合成
    • [这些被外界称作通往海外留学的跳板]看完了还得再跟我说说细节

教师回忆录

  • 该建被打捞上岸
  • 用红笔纠正错误
  • 这种违规穿越不仅是将自身置于险境
  • 无论外表和内在坚硬如磐石的土灵神
  • 中国的战略家认为
《绿色征途》涅??新生全新家族系统 > 可提高玩家移动速度 > 这种违规穿越不仅是将自身置于险境 >

李德筠——爱心奉献无怨无悔

时间:  2014-02-11 15:52  来源:  未知   作者:  admin333

  今年十月合肥七中将迎来值得骄傲,值得欢庆,值得回忆的喜庆时刻——建校50周年庆典! 
     50年来,七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做优秀人才,可喜、可贺、可庆! 
     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前亚运会蛙王子陈剑虹,著名歌星孙国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名烈士。原合肥警备区参谋部郭俊同志和上海警备区副教导员王庆平同志,他们都是在军训手榴弹投掷训练中,为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而英勇献身,他们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称号并追认为烈士。这英雄称号不仅是他们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七中全体师生的光荣和骄傲。 
     我与七中感情很深,难以忘怀,难以割舍。 
     我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于1964年从天津调来爱人的家乡合肥,分在七中工作的。我是江苏镇江人,我爱人张勇原是北京军区66军74师干部,安徽合肥人,1964年4月在解放军105医院去逝,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葬在西郊大蜀山烈士陵园。当时心情非常悲痛,沉重,加之孩子又小(四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不到100天),对合肥又很陌生,所遇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我很坚强!在66军军师首长的关怀下,安徽省军区、合肥警备区首长的关心下,特别是当时七中校领导和老师们嘘寒问暧的帮助下,我很快调整好心态,下定决心,一人挑起工作与家庭两付重担,振奋精神,直面困难。在七中干了二十三年,直到1987年退休。 
     在七中工作的几十年,很长时间是既当教研组长又当班主任还任政治课教师,努力扮演好不同角色。 
     一、  学雷锋,做好事,重点帮助贫困生。 
     1965年,我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工作,并担任政治课教学。这届同学被简称为68届的初中毕业生。 
     我牢记教师的工作是教书与育人两重任务,特别应重视育人工作。除教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外,还以英雄为榜样,请老革命讲英雄故事,组织参观英雄事迹展览,培育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当时全国正掀起学雷锋的热潮,我组织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特别帮助家庭非常困难的胡爱华同学。 
     她的父母均无工作,身体又差,在坝上街摆小摊卖瓜子、蚕豆等,家庭收入甚微。 
     这时,我召集班干部开会,会后,拿出力所能及又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和班干部褚维林、吴光珍带头捐钱和粮油票,并组织一些同学省下自己的零花钱一分、二分、伍分、一角,省下粮油票(当时计划经济,凭粮油票证供应粮油)一两、二两、伍两送给胡爱华同学:周未、班干部组织一些同学到包河、南淝河边,拾枯树枝、枯树叶供她家烧饭用;此外同学们还将穿小的衣服送给她的弟妹穿。 
     同学们的真情、真意、真心、真爱感动着胡爱华同学和家人。多少年后,每每提及此事,胡爱华同学总是潸然泪下。 
     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同学们深深受到感染,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班风很正,同学们都为在(2)班学习感到温馨、自豪。 
     郭俊同学也是在这个班级成长的。他带的一个学雷锋小组坚持每天早上7点前把班级打扫干净,一直是学校的学雷锋标兵。毕业后光荣参军,在部队入党、提干,成为合肥警备区的一名参谋。 
     令人遗憾的是,部队在一次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郭俊为保护战友而英勇牺牲,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多少年来我们在怀念、惋惜郭俊同学的同时,也感到中央军委授予他的称号,不仅是他本人和家庭的光荣、骄,更是七中的光荣与骄! 
     二、学文化、打基础、培养人才, 
     1970年是合肥七中值得记住的一年。 
     自56年建校直到1970年才办起了首届高中班。校领导让我担任七中第一届高中班的“连长”(文革中的称呼,实际是年级组长)还任高二(4)班班主任,并教四个班的政治课。 
     首次教高中,兴奋之余又深感责任重大。但校领导的信任,同年级教师的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是我搞好工作的巨大动力。 
     本届高中班的其他几位班主任分别是刘运鹏、王漪玲、张祖缇老师,任课教师是王冰、张淑渲、吴瑞馨、朱颀才等。他们都很优秀,与他们合作,心中踏实。 
     当时,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全面开课,并恢复了用百分制记分。师生心情十分高兴。因为此时又能够尊师重教以学为主了。教师认真教学生用心学,掀起了学文化的热潮;你追我赶,颇有竞争意识,成绩不断提高。虽然当时还是文革期间,抓教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有了校领导的支持,有了比较安心的教学环境,老师们不顾什么危险,全都能忘我地工作,我还带病坚持工作,夜间阵咳,呕吐,白天照常上课。有的老师忙得顾不上用餐,如单身老师吴瑞馨、朱颀经常过了用餐时间,我就把他们喊到我家用餐,给予关心照顾。几十年后,高二(4)班聚会时,吴老师对我说:“你对我关心,永远不会忘记”。其实大家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不仅是同志,而是战友,理应情同手足。 
     我们年级的几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经常在一起开会,研究年级的班务和教学工作,有时还进行经验交流。大家心情舒畅,相处和谐、融洽。感情是很不一般的。 
     看到我们首届高中班的连队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同学个个奋发向上,刻苦钻研,成绩斐然。我们做教师的怎么能不特别兴奋,特别自豪,特别骄傲。 
     记得1971年春节后的第七天,全校组织同学们长途行军“拉练”。我们连队(年级)四个班随着“大部”(全校二十多个班级)背着背包、日行四五十里,目标是和县,英雄胡业桃的家乡。目的是学习英雄爱党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在拉练行军途中,同学们顶着寒风,高举红旗、歌声嘹亮、精神抖擞、不畏艰险。大同学帮小同学背背包,体力强的搀扶着体力弱的同学走。我们老师在队伍旁不断的给同学们鼓劲。清晨师生们用冰冷的水洗脸,白天有时吃烧焦的糊饭,晚上睡寒冷的地铺,晚上休息前我们老师要帮一些同学挑脚上的水泡,学生入睡后,我们还要查岗查哨。师生们就这样每天手脚冻的冰冷,也要坚持行军,同学们吃苦耐劳。从不叫苦,来回六七百里路,十多天后就胜利返回合肥。 
     此次学军拉练,同学们互助互爱、团结协作,既磨炼了意志,又强健了体魄。 
     该年级同学在六年后恢复高考时,考取大专院校的有三、四十人,有的还在重要的部门工作:如我们高二(4)班的徐滔滔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卢心平在省政协工作,朱鸿杰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在北京中国进出口银行工作。王漪玲老师的李洪峰在省经管学院工作,前几年挂职在荣事达集团任副老总。尤其令我感动的是第一批带头上山下乡插队到长丰的范广能同学,到安徽最北部萧县;插队的徐玲同学,在农村仍不放弃学习,恢复高考后,考取联大、安师大,毕业后在大学任教。还有许多优秀人才如杜玉清、程兵、吴径荃等都在重岗位任职。其他不再一一例举。 
     三、  鼓斗志、战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当时我刚送走七五届的毕业班时,本想接个的高一新生班,轻松一段。可这时七六届高二(1)出现了新情况,班主任徐老师调走了。当时校领导认为该班基础不错,随便换个班主任应该没问题,由于不够重视,连续换了两三任班主任,班级情况仍不见好转。班上少数干部和所谓“差生”幼稚地认为可以放松了,结果是松到胡作非为的地步。课堂上吵吵襄襄、打打闹闹,少数男同学欺负女同学,还有个别男生因口角竟操起板凳腿打伤同学头部。班级乱成“一锅粥”的严重后果,才引起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领导找我谈话,让我这个共产党员冲上去,当时,不少老师看我身体瘦弱,身心疲备。多年严重的支气管炎,侵害着虚弱的身体,劝我不要接这个烂摊子,我虽也犹豫了一下,但随即想到受党教育多年的教师应该迎战困难。校领导的信任,责任心,使命感让我义无反顾地接任了该班班主任工作。我怀着对同学的一片爱心,对党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夜以继日地工作。首先精心调研班级存在的问题,接着有针对性的一次又一次地找同学谈心,不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懂得为国为民学好文化的重要意义。亲切的话语,感动着同学们,感染着同学们,然后对症下药,制定了切实可纠的工作计划。重组了班委会、团支部,以他们为排头后带动全班同学,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久,班级出现了新气象,全班同学能够安静听课了,认真做作业了。课外活动小组、班会、小组会、各种学习竟赛,学习经验交流会都能够进行,文体活动也不例外……。一切活动都步入正常轨道,矛盾终于得到了转化。最后该班还进入了年级的先进行列。该班的切实转变得到校领导、任课老师和同学、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动。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好多家长热烈发言,赞扬班级的转变,赞扬我的工作,散会时一一和我握手,一再感谢!我非常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真诚。 
     此时,我有了成功的喜悦和骄傲,虽然身上瘦掉几斤肉,也毫无怨言。我深知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价。 
     由于同学们有了勤奋学习的好环境、好条件,才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两年后全国恢复高考时,不少同学考上了大学,有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刘骊松,考上安师大的张小秀,考上安徽大学中文系的郜磊,(现在省广播电台任编辑),有考上中戏的孙禹(现任男高音歌唱家)有留学德国的叶期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小秀同学,班委会调整后,她任班长。她聪慧,能干、有迫力。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值得表扬。她从安师大毕业后又回到七中任教。(后调东莞)。 
     时光荏苒。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迎来了科学教育的春天。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令所有的莘莘学子热血沸腾。教师也欢欣鼓舞。 
     1978年的高考是七中第一届应届生参加的高考。从此届开始高考均在夏季。 
     作为政、史、地教研组组长,为了充实教材内容,我和蔡老师一起,花了许多时间到校图书室、省图书馆翻阅大量的报刊杂志有关资料,自编教辅材料,打印成册。许多届毕业生也纷纷来学校索取。78年高考,由于政治课的教辅材料丰富,辅导得力,成绩在全市榜上有名。(78届政治课蔡兆玲老师辅导。) 
     79届高考政治是我辅导。除平时教好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时政外,又编了高考辅导材料,常常是废寝忘室食。此外为了扩大视野,又以信函方式和兄弟学校交流沟通。如华东各省会的七中。交流结果非常不错,先后从上海、杭州、福州、南京、济南等第七中学寄来大量的政治辅导材料。由于信息量大、资料多,使我的辅导提升了一个高度。 
     我参考各地汇集来的资料后,搜罗重点,瞄准主攻方向,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七九届毕业生高考政治成绩在各学科中名列第二,在全市也榜上有名。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有三十多名,获得了丰收的喜悦。 
     八一届(79-81年)高中的政治教学和高考辅导也是同样的辛苦,丝毫不敢懈怠。特别是高考前一周最后一次辅导,师生感情的互动非常令人难忘。记得1981年6月底的一天,天气异常炎热。我一上午讲了四个小时的课,中间只休息十分钟。连续战斗,一口水也未喝(当时没有任何饮料),累得汗流浃背,衣服湿透了,都能挤出汗水。这样辛苦的冲刺辅导,感动了班主任陈永坤老师和班干部所有的同学,陈老师从家里拿来了台扇(当时家里有台扇的人还很少)放在讲台上,同学们打来一盆冷水,放上毛巾让我擦脸,又倒来凉开水让我饮用。此情此景,至今难忘。当时的苦和累已变成美好的回忆。高考结束后,陈老师就向我报喜,说同学们反映你的辅导既全面又突出重点,考试内容全部复习到了。当年政治考试成绩在全市依然是榜上有名。 
     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支气管炎、哮喘病越来越重,导致八三届只教了一年,就因病住院,改由蔡兆玲老师接任。八五年后,身体一直不适,常常生病,校领导非常关心,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让我带初中政治课,减轻我的工作量。1987年获得高级教师称号后光荣退休。高级教师称号算是对我在七中几十年教学工作的肯定。我非常珍惜这一荣誉。 
     回忆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一定要把教育放在最最重要的位置。没有教育就没有科技人才,就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这自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再有就是让同学们真正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在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指点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尤其强调的是要让学生有爱心,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最后我想所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老师们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如何战胜困难,战胜挫折——这些东西比学生考100分,200分和重要的多得多。 
     对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奋力拼搏、任劳任怨投入最大热情、精力,甚至付出健康为教育、为学生、常有人问我,“值不值得?”我崭钉截铁地回答:“我的所做,无怨无悔”。一个人为了事业,为了学生,为了这个国家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记得,20岁时,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战士,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们24军军长“皮定均”将军对我们说过,“保家卫国就要爱这个国,爱这个家”。我想我在七中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做到。爱我们的国家,爱七中这个大家,还爱我教过的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这样的小家。 
     我对七中可以自豪地说:“在七中的二十三年里,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这不,06年春节前,七中79届高二(1)班毕业生聚会,我因身体原因没有成行,非常遗憾。但同学们对老师浓浓的情意,让我感动不已。同学们赠送每位任课老师一幅字,由安徽省著名书法家陶天月书写,字幅上书写了四个大字“春风化雨”。还送了一束鲜花,一只印有奥运会标志的保温杯。当教师在新春来临之际,还有什么比收到这种礼物——学生情更珍贵呢?每逢过年过节,收到来自各地学生的贺卡、电话、信函时,就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欣慰。 
     不是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吗,演员最大希望是得到观众的认可,那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学生的认可。我深深感谢我的学生们——我从他(她)们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 
     四、  教学、家庭两不误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全力以赴投入教学工作,但在家中我也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子女学好文化,学会做人。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60年代末,由于孩子还小,家里请了一个保姆,我对保姆的真心和爱心感动了她。她把她的爱全部投入到我的家庭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学习,她都认真负责,切实解决了我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后顾之优。直到几十年后,七中许多老师都还以为她是我孩子的亲奶奶。的确我的孩子都把她当作亲奶奶。 
     也许是缘分,我的四个孩子均在七中读高中。大女儿的班主任是崔定周老师(后为七中副校长),二女儿的班主任是石文珍老师(已调到十中)后为邓石老师(现为市人大副主任),三女儿的班主任是蔡兆玲老师,老四儿子的班主任是崔定周老师(后为沙驼老师)。四个孩子有三个考上大专院校。大女儿参军回来在合肥七中阅览室工作。二女儿参军回来,考上大学,读的英语系,现定居在美国洛杉矶,三女儿读的物理系,现定居在阿根廷布谊诺斯艾利斯,老四儿子上的是解放军军事院校,现在北京工作。 
     在此向我四个孩子的确良班主任以及所有教过他们课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的教育! 
     在此还要向各届校领导表示敬意!向曾一起合作过的老师表示谢意,愿友谊长存,愿你们身体健康!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我们从七中教学一线的年轻老师已变成年迈的老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时常想念并肩战斗的老师们,时常想念我的学生们。 
     当得知七中已成为省级示范高中,在职教师水平在全市响当当,学生高考成绩一年胜过一年时,我为七中高兴!为七中骄傲! 
     我们这些退下来的七中老师始终在关注七中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步发展;我们不仅仅是关注,我们还有最诚挚的祝愿——祝愿七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仓海。前进再前进!辉煌再辉煌! 
     最后恭送合肥七中的心语是: 
     七中在我生命里是难割舍的,它已深深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没法从我的生命中拿走。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时候,我常常想到七中的一草一木。  

                                                                                                                                            深爱七中现安享晚年的老师  李德筠   
                                                                                                                                                  二00六年二月十二日 
像一个真正的独立的大人 | 而不是怀疑猜忌 | 这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 在武汉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做室内设计师 | 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 | 下一个传奇是谁 | 由于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 查看其中摆放的每一件服饰
©2013 必赢亚洲资讯端下载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8561号
合肥七中地址:合肥高新区方兴大道和望江西路交口东北角(望江西路898号) 联系电话:0551-65797015、65797017
技术支持:合肥乐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242号